“纪念南京大屠杀殉难者八十周年追思会” 将于12月9日在多伦多举行
(《万事通》新闻网记者赵品成、马丽霞、张进,《多伦多新闻网》记者金宏、郭醒奇2017年12月6日联合报道)八十年前,残暴的日军在南京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和已经放下武器的士兵,烧杀淫掠、罪恶滔天,中华大地饱受战火、人民遭受苦难,日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由多伦多社区各界发起的“纪念南京大屠杀殉难者八十周年追思会” 将于12月9日在大多伦多地区位于士嘉堡的万锦会议中心举行。据安大略省省政府消息,依照近期在省议会通过的决议,12月13日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在安省将有多个纪念活动,包括12月13日当天在省府门前举行的纪念活动。
八十年来,炎黄子孙历经苦难,如今中华大地已经走向繁荣富强,但是历史并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日本政府至今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二战期间犯下反人类罪行的日本战犯被供奉在靖国神社。
美国华裔学者张纯如,以自己的生命著书、用英文说明真相,第一个唤起了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这反人类罪行的认识和了解。海外有识之士继续不懈努力,加拿大安大略省议员黄素梅率先提案设立“南京大屠杀受难者纪念日”,相关动议已于今年十月在省议会通过。
即将举办的这场纪念活动,除了追思在战争中遇难的同胞之外,更要向世界表明,二战期间,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抵抗日本侵略、消灭法西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痛苦的阶段之一,无论是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加拿大,以及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还是作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德、意、日,都饱受创伤、苦难深重。追思遇难同胞,并不是为了清算战争,而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战争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社会,各族平等,和平共处,为了创造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需要包括华人在内的全体加拿大人共同努力、团结一心、匡扶正义,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战争。
本次活动主办方呼吁社区各界,无论什么族裔,只要希望世界和平,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历史,带着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愿望,请带着7岁以上儿童参加12月9号周六下午的追思会。
“纪念南京大屠杀殉难者八十周年追思会”–不忘历史,告慰八十年前不幸遇难的三十余万同胞的在天之灵。让我们在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共同祈愿。
日期:2017年12月9日星期六
時間:1:00 pm – 3:00 pm
地點:Markham Convention Centre
地址:2901 Markham Road, Scarborough
12月9日(周六)追思会活动注意事项:
为表达大家对卅万亡灵的尊重,这将是一场安省罕见的隆重、肃穆、庄严的活动,谢谢您的参与和配合!欢迎您以及七岁以上的孩子准时参加追思会活动,下午一点钟会场对公众开放,活动免费,停车场及会场均有义工引导。
本活动对会场大厅着装有严格规定。不得带帽或其它非宗教性头巾,不得有花哨服装或饰品。所有人穿黑色或深色衣裤、领带、鞋靴,可以穿白色衬衣,可以携带黑色的手袋(拎包)。
保持肃静,服从指引。在进入会场大厅之前,请关闭手机,或者都调成静音模式。会议大厅内不准拍照(记者除外);不准接打电话;不准随意讲话;先到先坐;一千座满员后请按义工引领靠墙肃立,不要随意走动。不要带入与展示任何旗帜、标语、条幅。
会场大厅内一律不准吃食物,不准喝饮料。低血糖患者、身体出现不适者等有需要的人士,可退出会场向值班义工求助,或向身边的人求助,让他们立即联系专职义工急救。
会场上可能出现令人感动的讲话或艺术性礼仪,请不要鼓掌,不要交头接耳。一定要照看好自己带去的孩子。最后的献花祭祀程序按座席分批进行,请遵循典礼主持人和义工的提示与要求。追思会筹备组对本规定拥有最终解释权。
附安省省议员陈国治12月5日接受媒体的专访:


听说类似的动议在棉省(Manitoba)没有成功,遭到否决,这不是叫我们对屠杀「好少理」吗?陈国治说,刚刚相反,我们要「加紧理」,加大力度,让更多人知道。其实,讲来请去两个字——知道,当人们不知道,被蒙在鼓里,就不知所「为」。「知道」是一个过程,所以把南京大屠杀积极地公诸于世,譲世界人士知道,是非常的重要,一是认知这是事实,二是明白这一历史事件。
鸵鸟政策


陈国治指出,不论是东京审判、南京审判,都具有国际法效力,南京大屠杀是铁证如山的事实。《旧金山合约》第11条还明确规定:「日本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其他在日本境内或境外同盟国战罪法庭之判决。」
陈国治进一步说,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只要让人明白,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比如,三藩市就明白。最近该市的市政府虽然遇到外来的阻力,但依然对慰安妇雕像做出决定,以市政府身份接受了铜像,认证了性奴事件的迫害和历史,正义终于可以抬头。历史需要让多点人知道。
他说,在纪念南京大屠杀之时,也应让人知道慰安妇问题。加拿大是重视妇女权益的国家,对战争期间严重侵犯妇女权益、强迫被占领国的妇女作性奴的行为,当以谴责和警示。也应该成立一个指定日来记念慰安妇事件。
不为激怒为和平
听说有亚洲政治人物对纪念南京大屠杀的动议极力反对,多方游说并施加压力,您怎样看?陈国治感叹说,被屠杀的死难者,80年后还不断受到干扰,太悲惨了!他认为这是大错特错的手法,南京大屠杀事件和在二战欧洲战场上的屠杀事件一样,都是确凿的历史事实,经过国际法庭认证,不容任何人抵赖。「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些人士千方百计试图抵赖、骚扰,千方百计试图施加压力,最终都是徒劳的,只会令到更多人反感,世界这么大,不可能一手遮天的。
这样举办纪念活动,会不会激怒其他国家?陈国治表示,如果真的是「激怒」,那就希望他们「恼怒成羞」吧。我们现在说的,是屠杀,是惨死的死难者,是违反国际法和人类良知的大屠杀,是无辜被惨遭杀害和凌辱的三十万生灵,无论怎么样怒,怎么样施压,不会改変历史,只会带动其它人们的怒气。应该和欧洲那样正视历史,明白这个战争的残暴,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