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到大陆,过个收获满满的暑假 –2019台湾教师历史文化研习营侧记

文/图:  周振晴(江苏省台联)

 

参访中山陵

 

2019年暑假,对于来自台湾的40多名中小学教师来说注定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假期。7月8日至15日,他们共同参加了由江苏省台联、台湾同学会和台盟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 “2019台湾教师历史文化研习营”。在为期八天的研习营里,平日三尺讲台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都变成了勤奋好学的“好学生”。用台湾老师们的话来说,参加这次研习营的最大期待就是——到大陆,过个收获满满的暑假!

融合从心的交流开始

“大陆各省市推出的惠及台胞措施有哪些?”“台湾中小学教师是否可以赴大陆任教?”“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向会怎样?”这些都是台湾老师们迫切想在研习营中得到答案的问题。为此,研习营专程邀请到国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经济室主任刘小军、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郝继明等为大家答疑解惑。

刘小军介绍了“31条措施”及各省市的细化举措,他表示,这些政策“红包”基本覆蓋了台胞在大陆学习、就业、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大陆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态度不会变,为台湾同胞谋福祉的决心不会变。针对台湾中小学教师赴大陆任教的问题,刘小军介绍,目前大陆正在抓紧研拟政策,福建、湖北等地区已先行先试,他的话引起了老师们的浓厚兴趣。台湾同学会副会长、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黄信瑜乘机在课堂上打起了“广告”:“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从台湾到大陆来教书,没错的。我在安徽欢迎各位同仁!”

郝继明教授从红军长征“半条被子”的故事说起,向老师们谈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及执政70年的经验和启示。“这节课让我对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新北市的一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究竟依靠什么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

研习营的压轴讲座由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担纲,他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生动的事例,为老师们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的重要讲话。面对老师们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方向的疑问,邹振球另辟蹊径,用路线图的方式进行了解答。许多老师不禁拿起手机记录这张“两岸关系发展方向图”。

每场讲座后,研习营都会留出充足的提问时间,让老师们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度交流。“我们希望听到各方面的声音,特别是批评意见,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在研习营里,邹振球对老师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开放包容的氛围让老师们敝开心扉,充分自由地表达着各自的观点。“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成为老师们对研习营的一致评价。

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马连美来到研习营亲切看望了台湾老师,她向大家真诚发出邀约:“希望各位老师回台湾后把这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与学生们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台湾学生们了解真实客观的大陆,也欢迎大家今后带学生到江苏开展研学活动。”

两岸园丁共话教育

菁菁校园是老师们心中最深的牵挂。为了让台湾中小学老师更好地了解大陆基础教育现状,研习营组织老师们在南京和苏州参观考察了三家较有代表性的学校。

在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开阔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质的办学品质,引得台湾老师们啧啧称奇。“没想到大陆的民办中学发展得那么好,真让人夸目相看。”新北市金山高中教师鲁学莲赞叹道。当得知学校还建立了创想空间、书画长廊、健体天地等课程基地,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时,台湾老师们更是对大陆的基础教育现状产生了新的认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雪梅向台湾老师们介绍了大陆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教师发展情况。金陵中学还安排了各学科老师与台湾老师进行交流。当得知大陆的八年级语文课本安排了16篇文言文时,新竹县湖口高中一位语文教师不禁忧心忡忡,“台湾‘108课纲’实行后,八年级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篇目被砍到6篇,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令人担忧。”金陵中学老师则对台湾采用动漫形式介绍古代诗人的作法表示赞赏。一聊到课本设置、课堂教学,两岸教师就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交流时间到了大家仍意犹未尽。

位于苏州昆山花桥镇的华东台商子女学校,是台商在祖国大陆开办的第二所子女学校,学校从幼稚园到高中采用与台湾同步一贯课程。因此,当台湾老师来到这里,立刻多了一份熟悉感。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师薪金问题,成了台湾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受到少子化的影响,台湾教师数量递减,产生了许多‘流浪教师’,其实到大陆执教也是种不错的选择。”台北启明学校特殊教育教师王韵雅说,“妈妈一直鼓励我去大陆教书,这次参观让我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苏州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当彭甫坚和徐光两位台湾老师来到苏大,看到“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时,感到格外亲切。“我们都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没想到这次能回到母校,真是太激动了”,徐光兴奋地说,“台湾东吴大学和苏州大学同宗同源,两岸同胞也是同宗同源,两岸本就是一家人!”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长眠地,中山陵一直是台湾老师们的敬仰之地。虽然谒陵当天下著濛濛细雨,但大家都拾级登顶,寄托哀思。年近八旬的中华教育交流推广协会理事长吴英黔感慨地说:“上次到中山陵,我在读小学一年级,时间一晃已过去70多年,今天再次看到中山陵,它巍峨依旧。”新北市锦和高中一位老师则不停地拍照记录,她说:“我的班级里竟有一半的学生不知道孙中山,可见台湾当局‘去中国化’对下一代的影响,我要把中山陵拍下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孙中山这位伟人。”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在那里,一处名为“流不尽的泪”的浮雕陈列,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一位半身探出墙体的年迈“慰安妇”老人眼眶里,泪水汩汩而下,浮雕下方写着一行字——“请您为她擦去眼泪吧!”南投县名间初中教师余佳蓉拿起一旁的白方巾,轻轻为老人拭去脸上的泪水。“看到姐妹们受到惨无人道的凌辱,真是太心痛了。老人流下的每一滴眼泪,都在无声地控诉当年日军的罪行!”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北市双语中学法语吴老师看得格外认真,他说:“我的父亲曾跟随国民党顾祝同将军参加抗战,他的眼睛在连云港作战时负伤,今天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当年浴血沙场、保家卫国的场景。”在纪念馆出口处的留言台前,前来悼念的民众排起了长队,台北市东山高中教师杨广印是其中的一位。只见他在留言本上写下了——不忘历史,向历史认罪,日本才有和平与未来!他激动地说:“在我的课堂里,绝不会出现‘日治’这个词,我每次会在黑板大大地写下‘日据’,我要让学生们知道,誓死不当亡国奴,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感受不一样的“中国速度” 

既然是历史文化研习营,博物馆自然是了解历史文化的最好去处。研习营不仅请到了“重量级学者”南京大学历史系贺云翱教授为老师们介绍江苏与南京的历史文化,还安排了南京博物院、云锦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多家俱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让老师们看个尽兴。

在南京博物院,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竹林七贤砖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等珍贵文物,让台湾老师们大开眼界。恰逢“金色阿富汗”特展在南博举办,吸引了不少老师的目光,展区的声控解说装置更是让大家赞不绝口,“没想到这里的装置比台北故宫博物院还先进,边听边看文物真是过瘾。”在苏州丝绸博物馆,老师们观看了养蚕、缫丝和织造的全过程展示,“传统丝绸工艺竟然这样出神入化、巧夺天工,我还是头一回见,真是给我上了一课。”杨广印老师开心地说。

除了“传统文化课”,为了让台湾老师们感受不一样的“中国速度”,研习营还特地安排大家乘坐高铁前往苏州参访。“听说大陆高铁的总运营里程超过3.1万公里,是世界NO .1,今天亲身体验一下,果然名不虚传。”老师们纷纷为高铁的舒适和快捷点赞。研习营还组织老师们前往上海,感受大陆改革开放40年现代化发展的突出成就。正值“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在上海实行的首月,“台湾的垃圾分类分成三类,没想到上海比台湾还严格,可以看出大陆在城市管理上的用心和加大环保的决心。”南投县草屯小学教师陈衍吟说。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南投县草屯小学教师刘慧慈回忆起2010年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情景,她赞许道:“时隔九年再到上海,我发现改变的不仅是城市面貌,市民的素质也提高了,中国大陆的确在不断发展进步。”

研习营期间,新北市文山初中教师武兴汉迎来了他的60岁生日。当生日蛋糕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大家共同唱起生日歌时,武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没想到会在大陆步入自己的知天命之年,这个生日意义非常,令我难忘!”
临近告别之际,研习营的微信群里更加热络频繁。除了一声声的“感谢”、“难忘”、“不舍”,台湾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留下了这样的话语—— “收获满满的行程,期待下一次相遇”!

参访台商学校

参访台商学校

参访台商学校

 

来源:维加斯新闻报 2019/07/19


 

发表回复